(
课件网)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速填: ①黑、吉、辽 ②俄罗斯 ③半环状 ④寒冷漫长 ⑤中部和南部平原 ⑥满 ⑦交通干线沿线 ⑧春小麦 ⑨甜菜 ⑩矿产资源 课标考向展示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023·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提及黑土地,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北大仓。其实,东北地区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之地。据此完成1~2题。 1.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B 2.东北地区是“国之重器”之地,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匮乏 C.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全面振兴 A 【解析】本题组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第1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第2题,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重工业为主导;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处于逐步振兴之中,目前还没有实现全面振兴。 (2023·金昌学业考)东北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读图,完成3~4题。 3.近年来,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这是因为( ) A.我国粮食产量高,不需要再垦荒种粮 B.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 C.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 D.要实现经济转型,不再发展农业 C 4.以下不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优越条件的是( ) A.矿产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平坦 D.气候湿热 D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工业发展。第3题,国家在东北地区提倡恢复沼泽,限制开荒,主要是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湿地,维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当前我国粮食产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重点城市粮食产量普遍不高,加上人口相对较多,因此人均粮食产量相对较低;着力发展工业,无需加强农业生产说法错误,应当工农业并举;要实现经济转型,不能不发展农业,农业是重中之重。第4题, 矿产丰富、 交通便利以及地形平坦是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气候湿热属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 5.(2023·随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近年来,东北地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约占1/4,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50%以上,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图1是东北地区位置示意图,图2是2020年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统计图。 (1)东北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选填“水田”或“旱地”)。根据图2分析东北地区 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_____ _____ _____。 (2)图中松花江为东北粮食生产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它主要的汛期是春汛和_____, 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 (3)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农作物熟制一般为_____;河南省和黑龙江省同样大部 分地处平原,但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较高,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 _____。 旱地 玉米 夏季高温多 雨(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任答一点,意思合理 即可) 夏汛 春季冰雪(积雪)消融或季节性积雪融水(意思合理即可) 一年一熟 地广人稀,人口少, 本地粮食消费量小(意思合理即可) (4)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__。 ①大量出口粮食 ②保护耕地数量 ③科技培育良种 ④鼓励农民种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