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测评卷(二)(第六章) (4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B.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C.南临渤海和黄海 D.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B 2.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乙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A D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第1题,东北地区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第2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内部平原面积广阔;东部地区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等,河流众多,含沙量小;临渤海和黄海,海陆交通便利;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第3题,甲是三江平原,乙是辽中南地区,两地都是一年一熟;甲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甜菜;乙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特色鲜明,但近年来人口却流失严重。2010—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减少最多的10座城市,均位于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幅度都在30%以上,这10座城市大多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10座城市分布图,完成4~6题。 4.下列现象多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传统民居墙体厚,北窗较大,以平顶屋为主 B.冬季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 C.当地的风味食品多以米制品为主,如汤圆、过桥米线等 D.肥沃的黑土地里播种着冬小麦、青稞等作物 B 5.这10座城市人口大量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气候寒冷,不宜人居 B.偏居一隅,交通不便 C.人口老龄化,人口死亡率高 D.产业转型,难多路长 6.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可行性措施是( )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B.大力发展林牧业 C.发展新兴产业 D.控制人口迁出 D C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口流失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第4题,东北地区冬季气候严寒,降雪多,民居具有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由于冬季多冰雪,人们喜欢在户外溜冰、滑雪;东北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汤圆、过桥米线是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东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冬小麦主要在华北地区,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第5题,图示10座城市中大多为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如今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漫长的产业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就业岗位有限,迫使劳动力向外迁移;东北地区气候一直寒冷,不是东北地区近些年人口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东北地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交通不便不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原因;人口老龄化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导致的,而不是人口大量流失的原因。第6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部分资源已经枯竭;大力发展林牧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能控制人口迁出。 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茶叶、小麦、花生 B.棉花、青稞、玉米 C.甘蔗、玉米、水稻 D.甜菜、小麦、大豆 8.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D C 【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