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新湖外国语学校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程序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 (二)、分级控制 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门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在本学校的实际流行强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三)、分类处置 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或食物中毒的病例,在于早期发现非典疫情,提高对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按照深圳市疾控中心规定的病例分类标准执行。 (四) 、及时处置 为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指挥系统 任何人发现或得知“疫情”发生,应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校领导报告。学校领导确证信息属实后,立即启动学校应急程序。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组织指挥系统: a)领导小组. b)综合协调组. c)信息组.d)疫情调查组. e)消毒组. f)宣传组. g)后勤组。 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b)消毒制度. c)传染病宣传制度. d)晨检制度等。 三、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及职责 (一)班主任老师 1、负责每天上、下午对本班学生中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校医室。 2、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提供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班级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校医室。 (二)、校 医(XXXXXXXX) 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午检情况,并记录归档。 2、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负责及时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 4、发生突发事件后,负责每天不少于2次接受班主任晨午检情况汇报,统计后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保健室,经校医检查由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6、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学校的疫情解除通知后,即可对学校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学校领导 1、学校应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公共电脑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师、实验室、会议室、图书室、运动场地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学校需加强同区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校学生的发病状况。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引导学生自觉配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