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24年,中国GDP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比约18%左右。 实际上在古代,中国的GDP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最早在什么时期就取得了这一成就吗 据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 穿越千年的经济密码解锁行动 学习目标: 1.能简单归纳出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2.通过阅读和分析地图,总结出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能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变革和发展中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密码1 密码2 密码3 农业革命,衣食之本 百工竞巧,技术之光 商通四海,财富之流 小麦 水稻 棉花 蚕桑 茶叶 任务一 请观察教材P69宋代经济分布图,说一说宋代在农业生产中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小麦 茶叶 棉花 蚕桑 任务二 结合图片阅读教材p64第2段,归纳宋元时期在粮食作物上的发展表现。 表现: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苏湖(常)熟,天下足” ———两宋谚语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 ③辽夏金的统治者对农业也相当重视,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金代铁质农具 西夏鎏金铜牛 任务三 观察图片,阅读教材p64,你发现了哪些田间“黑科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呢?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 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收割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大中祥符四年(1101 年)……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登:丰收),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稻比中国者……不择地而生。” ———《食货志》 新粮种:占城稻 新农具:秧马 新技术:复种技术 耐旱、适应性强 省时省力 一年两熟 任务四 宋元时期,南方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区,而元朝的都城在北方,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南粮北运? 运河运输、海路运输 ◆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截弯取直 ,航程缩短。 大运河的贯通解决了粮运问题,也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任务五 结合右图及教材p65页第1段,说说宋元时期经济作物茶树和棉花种植区域有什么特点?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推进 元朝时期,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任务一 为了解锁辽宋夏金元时期手工业发展密码,你需要对该时期手工业进行行业调研,请结合课本p66-67,完成“手工业调研笔记”。 手工业调研笔记 发展表现 主要分布地区 纺织业 制瓷业 矿冶业 造船业 棉纺织业 ①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②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③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并改进棉纺织工具。 ④元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发达。 海南棉纺织业 松江棉纺织业 中心 黄道婆塑像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一带 1.纺织业 2.制瓷业 ◆阅读教材,归纳宋元时期制瓷业的发展。 使用瓷器茶具 ①宋代:五大名窑 ②南宋: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 ③辽:瓷器鸡冠壶 ④金:耀州瓷 ⑤元:青花瓷 南方制瓷业得到较大发展 民族交融 元青花瓷 青花釉里红盖罐 北宋时,煤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