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2805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15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简谐运动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包括1.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学会构建简谐运动模型。2.学会从运动学角度描述简谐运动。3.学会从相互作用角度和能量角度描述简谐运动。4.通过观察两个小球的运动,了解振动步调,相位的概念。通过列举多个实例,让学生归纳共同点来引出机械振动的概念,而后从运动学的角度认识弹簧振子,通过实验模拟得出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正弦曲线,从而从运动学特征定义简谐运动。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简谐运动模型。本课时作为的该单元的开篇之课,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讨论,初步认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作为“核心概念”统领“机械振动”一章的学习。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更复杂的运动一简谐运动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简谐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振动,遵循学生的学习路径出发,从运动、能量、受力的角度建立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先从运动学角度分析简谐运动,为后续从动力学、能量角度研究做铺垫,是后续研究复杂振动的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运动,分析其运动特点,能量转化等特点,总结简谐运动概念。2.通过分析弹簧振子的运动,总结弹簧振子模型的定义条件,运动规律,运动特点。3.从运动学角度体会振幅的概念,找出振幅与位移的区别。4.理解全振动,周期性,总结周期,频率,圆频率的概念。5.了解简谐运动相位,初相的概念。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简谐运动及模型。难点:理解相位的概念。 5.学习条件支持 1.弹簧振子模型实例。2.数学中三角函数知识。3.模型图片和视频资料。 6.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环节一环节二【举例说明】:利用PPT展示图文资料列举以前学过的常见运动形式:1.苹果自由落入水中(自由落体)2.小球水平抛出频闪图(平抛运动)3.卫星环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提问】:复习以前学习的运动形式是否掌握?【举例说明】::利用PPT展示图文资料。列举生活中翅膀振动 活塞振动 摆锤视频。【概念讲解】:机械振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概念讲解】:利用PPT展示图文资料。【概念】介绍弹簧振子—理想化模型: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称作弹簧振子,有时也把这样的小球称做弹簧振子或简称振子。【演示】演示实验视频-弹簧拉动小车运动。【规划方案,设计实验】设计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方案(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振子的位移x都是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沿振动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在O点右边时位移为正,在左边时位移为负。【方法】图像绘制方法,频闪照相,描图记录法。【演示】PPT视频,竖直弹簧振动图像描绘和摆锤振动图像描绘。【学生参与】:一同学匀速拉动一张白纸,另一同学沿与纸运动方向相垂直方向用笔往复画线段,观察得到的图象。【总结】教师总结得出简谐运动的概念及特点,总结弹簧振子模型,条件,以及初步的运动规律,运动的特点。学生思考思考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运动形式?思考2: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什么 活动:1.学生合作完成图像描绘。2.学生通过弹簧阵子运动视频分析其运动特点,能量转化等特点,总结简谐运动概念。3.总结分析弹簧振子,总结弹簧振子模型,条件,以及初步的运动规律,运动的特点。1.利用生活中常见现象,设置问题,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及参与意识。2.培养学生通过复习的基础知识,思考问题从而进入本节课的知识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