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2873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45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是普通高中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机械振动》中第5节的内容。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是高中阶段精度比较高的实验。本节在单摆运动内容之后,既是对前一节知识的巩固,也是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教材按照实验思路、实验装置、物理量的测量和数据分析的步骤。根据周期公式,引导学生思考要测重力加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实验?如何选择实验器材?怎样减小实验误差?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引导规范实验步骤。通过课本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数据进行误差分析,从而引出采用图像法减小实验误差。 2.学习者分析 在测量重力加速度之前,学生学习了单摆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单摆的周期公式。本节是单摆的实验。在学生设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确定实验思路。2.能设计实验方案,正确安装实验器材,规范实验操作。3.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4.正确处理数据,测重力加速度。5.正确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单摆摆长和周期的测量,利用图像法测重力加速度。难点: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误差分析。 5.学习条件支持 1.生活中竖直平面往复运动视频。2.单摆实验视频。3.人教版教材重点正文材料。 6.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环节1创设情境:了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对地球物理学、航空航天技术及大地测量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需要了解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引领性问题:如何测量重力加速度呢?学生活动:启发学生了解重力加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常见的现象,设置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唤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本节内容的意识。环节2教师活动:确定实验思路。当摆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根据其周期公式:可得:教师活动: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引领性问题:在如何设计实验装置?如何选择实验器材?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学生活动:学生上台展示推导过程。说明各物理量的含义。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学生活动:实验装置为铁架台铁架台、铁夹、金属小球(有孔)、停表、细线(1m左右)、刻度尺、游标卡尺。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周期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分析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历猜测和设计实验等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环节3引领性问题:如何测量摆球的摆长?教师活动: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算出半径r,从而计算出摆长。 实验时,需要注意细绳的悬挂方式。 引领性问题:如何测量摆球运动的周期?教师活动: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于5°的角,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学生活动:学生复习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读数原则。学生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停表的读数练习。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30次~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T。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夯实基础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以摆球通过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