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 a 大于 2.吸收 凝固 3.加快水面上方的空气的流动速度 液化4.凝华 升华 吸收 5.不能 不能 6.①量程不同 ②分度值不同③体温计上有细弯管 7. C 8. A 9. B 10. D 11. B 12. C 13. C 14. C 15. D 16. CD 17. AB 18.(1)39 非晶体 (2)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3)不正确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19.(1)96 (2) 计触碰到容器壁,影响实验结果 20.(1)表面积 温度 (2)液体的种类 (3)表面积 不正确 21.(1)温度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4 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 ℃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4 cm,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差: L=24 cm-4 cm=20cm 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 ℃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的长度: (2)当室温为22 ℃时,相对于 0 ℃,水银柱上升的长度是22℃×0. 2cm /℃=4.4 cm 所以水银柱的长度:4 cm+4.4 cm=8.4 cm (3)发现水银柱的长度为16 cm,相对于0 ℃上升了16 cm-4 cm=12 cm 所以被测液体的温度: 温度/℃ 1069542086司 246810 时间/min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 (时间:60分钟 总分: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是三种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像,由图可以判定熔点最高的是物质 (填“a”“b”或“c”),b物质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物质的质量。 2.如图所示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3.(2023·南阳宛城区期中)喝开水时感到水烫嘴,通常向水面吹气,并看到水面冒着“白气”。“吹气”是为了 ,使水蒸发吸热加快,水的温度就降低得快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成的。 4.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在常温下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5.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 A 和B,A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B中装有一些水,如图所示放置。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沸腾,B杯中的水 沸腾。(填“能”或“不能”) 6.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的三个不同点:① ;③ ;③ 。 二、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第7~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6~17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 D.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55 ℃ 8.《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9.12月中旬,郑州城区普降瑞雪,白天气温最高3℃,夜晚最低气温达到-8℃。有的房檐出现了长长的冰凌,玻璃窗上出现了冰花,如图所示。小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房檐下长长的冰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凌下端在中午出现的水滴是冰和雪熔化形成的 C.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形成的 D.白天温度比夜晚高,说明雪在熔化时放出了热量 10.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油锅先沸腾,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