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强调影响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种 B.宗教 C.地理 D.政治 2.有史书描述道:“他是美索不达米亚(来自希腊语的两个单词,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是许多诗歌和传说的主角,美索不达米亚的吟游诗人创造的一系列故事都将他作为主人公,后来这些诗歌汇集成 。”横线处应填写( )。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 C.《伊戈尔远征记》 D.《天方夜谭》 3.《汉谟拉比法典》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延续并综合了各城邦的法律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 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4.“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它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分别是( )。 A.罗马帝国 基督教 B.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 C.拜占庭帝国 东正教 D.基辅罗斯公国 东正教 5.(原创)马克思曾引用居维叶在“灾变论”中所言:“埃及计算尼罗河水量变动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天文学,同时这又使祭司种姓作为农业领导者进行统治。‘二至点是尼罗河河水每年开始上涨的时刻,埃及人必须以最大的注意力去观察它……他们必须确定这个回归日,以便安排农事’。”马克思旨在说明古埃及( )。 A.借助天文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 B.种姓制度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 C.天文学服务于测量尼罗河河水的涨落 D.尼罗河河水的泛滥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6.《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法典中提到了两个法律阶层———人和既非“人”也非“奴隶”的人,前者侵犯后者受到的处罚较轻,后者侵犯前者受到的处罚较重。由此可知,该法典( )。 A.是第一部成文法典 B.内容比较全面完善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7.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国王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投降。国王再咨询人民大会后,接受其主张,决定进行抵抗。这表明当时( )。 A.两河流域民权意识觉醒 B.乌鲁克国仍有原始民主因素 C.早期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D.文学艺术作品神权色彩浓厚 8.(原创)所谓肝脏占卜,就是用献祭动物的肝脏进行占卜,主要是羊肝。羊肝有许多千变万化的自然图案和斑纹,古巴比伦人认为,这就是神灵留在羊肝上的记号。因此,他们用泥土制成羊肝模型(见下图)用于占卜。羊肝模型的每一部分都有固定的含义,都用楔形文字标上占卜的标记,就像一幅羊肝形地图一样。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古巴比伦( )。 A.楔形文字的起源 B.天文历法的发展 C.神灵崇拜的复杂 D.山川图集的演变 9.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被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B.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C.古埃及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D.古埃及国王权力至上 10.(原创)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其炼金术借鉴了中国道家的炼丹术,阿拉伯人发现了硫酸和硝酸,并改进了金属纯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阿拉伯人的炼金术著作被欧洲的化学家视为经典。这说明( )。 A.武力扩张是文明交往主要方式 B.阿拉伯文明优于其他古老文明 C.文明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D.阿拉伯帝国的贡献是传播文明 11.《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直接借鉴或取材于《天方夜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