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它宣告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它”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谁能想得到那样的一场战争,打破了欧洲大陆的贸易壁垒,废除了阻碍技术发明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行会。”“这场战争”是指( )。 A.英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拿破仑战争 3.有人评价拿破仑战争“不是想在许多野心强国之中争得杰出的地位,也不是为了争夺领土或获得暂时的政治优势,而是一场决定贵族制度还是民主制度占支配地位、平等还是特权作为欧洲文明的原则的殊死斗争”。该言论旨在说明拿破仑战争( )。 A.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B.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 C.使欧洲文化呈现多样化 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产生 4.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西学无统一称呼,多以“夷学”称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时人对西方文化比较广泛的称呼是“西学”。庚子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使用“新学”之名。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中西文化融合发展 B.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摒弃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社会普遍存在崇洋心理 5.19世纪末,一些美国人担心自己的国家不久将会落后。马萨诸塞州某参议员警告说:“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为此,他们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运用于国际事务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美国( )。 A.秉持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念 B.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 C.具有落后就会挨打的忧患意识 D.同欧洲列强对比出现力量失衡 6.(改编)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神圣罗马帝国成为陈迹,德意志从300多个邦减少到只剩下30多个邦,普鲁士也因此开启了民主改革进程。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统一进程 B.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兴起 C.推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D.是德意志民主改革的根源 7.下表所示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 )。 年份 国家新变化 1825 俄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 1830 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1848 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 8.(原创)拿破仑征服波兰后,引入法国宪法与《拿破仑法典》,使波兰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允许世俗离婚,公民也可参加选举、议会,基础教育得到更广泛的推广。由此可见,拿破仑( )。 A.厉行立法,以实行专制统治 B.有效地改善了波兰农民的处境 C.传播了独立与法制的思想 D.重塑了波兰的政治经济文化 9.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 时间 主题 代表文献或译作 鸦片战争后 了解世界 《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求强求富 《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论略》等 甲午中日战争后 救亡图存 《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 20世纪初 民主革命 《万法精理》《独立宣言》等译作 科学启蒙 《天文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 A.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 B.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入 C.对民主的追求贯穿始终 D.摆脱了“天朝上国”理念 10.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近代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现代墨西哥文化。由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