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图所示是发现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它是中原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陶寺社会即将步入( )。 A.旧石器时代 B.万邦时代 C.奴隶制国家阶段 D.封建制国家阶段 2.某同学在寒假随家人游览了某处世界文化遗产。在他的回忆中,寺庙第一层回廊的浮雕题材主要取自《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从第二层回廊走向第三层回廊的中庭则展现了高棉(中南半岛南部民族之一)历史人物浮雕。据此可知,这处遗产最可能属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 B.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C.近代历史建筑群 D.古代文明的遗迹 3.2003年,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主要原因是( )。 A.蜕变加剧 B.武装冲突的爆发 C.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威胁 D.旅游业迅速发展 4.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苏州的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据此可知,苏州园林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5.1874年,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战争法规和惯例的国际宣言》,宣称:“文化遗产是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艺术财富一旦被毁就无法弥补,它们的文化价值对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不只属于它们所属的国家。”这一宣言( )。 A.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化的要求 B.提高了民众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 C.避免了文化遗产遭受战争的破坏 D.确立了世界文物保护的基本规则 6.下图所示为位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统计情况(1987—2010年)。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出( )。 A.中国的文化遗产门类较齐全 B.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C.中国人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D.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 7.据天津媒体报道,杨柳青年画动画版哏儿都娃娃以动画这种新媒体形式让年画动了起来,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流行的古风新意的形式,让传统年画中的娃娃更符合如今孩子的卡通心理,突出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这种做法的最深刻意义是( )。 A.颠覆了原有的年画作品表现形式 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 D.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 8.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下列三幅图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左到右分别是出土于埃及古城阿拜多斯的埃及牛的黏土模型、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馆藏的牛尊和亚述帝国王宫出土的人首飞牛石雕。这些考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历程 B.社交和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C.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D.埃及文化的世界价值与意义 9.(改编)2003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报道说,人口生态学家威廉·萨瑟兰对6 809种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进行统计后发现:“从人口规模和下降趋势来看,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比鸟类或哺乳动物要大得多。”这表明( )。 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B.经济全球化加速部分语言濒危 C.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D.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位同等重要 10.2022年11月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的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 C.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D.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1.(原创)2019年在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