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3565

1.6反冲现象 火箭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5-04-2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94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反冲,现象,火箭,教学设计,人教,物理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动量》教学设计 课题 反冲现象 火箭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高中物理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6节,也就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本课时是在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后,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典型的物理现象。 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验从中体会反冲现象,引导学生用动量知识解释反冲现象,并且能够对反冲现象进行定量的运算。然后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反冲模型———火箭,了解火箭的发展历史,明确火箭的原理,学会定量分析火箭的速度。教材在“科学漫步”中介绍“三级火箭”的内容,既是对火箭知识的拓展,又进一步介绍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习者分析 通过本章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用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但是对复杂的,尤其是前沿的高科技知识,解释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科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构建典型模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能紧密联系,既符合新课标的导向,也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 3.学习目标确定 (1).物理观念: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现象。 (2).科学思维:引导提高学生构建模型,并用其处理动量守恒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演示视频,相关实验,分析得到什么是反冲运动,知道反冲运动的本质,并能够行定量运算。 (4).科学态度与责任:介绍我国火箭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5.学习条件支持 视频材料,相应的实验器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6.学习活动设计 过程学习内容与教师活动(引领性问题)学生任务或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环节1 新课 引入播放视频 问题引导:视频中乌贼向后喷出墨汁,它会向前加速运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问题通过视频导入,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反冲现象,增加其学习兴趣。环节2 反冲 现象教师引导,乌贼的运动是反冲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反冲现象,反冲的原理是什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认识一下。 教师演示实验:泡腾片与小车。 泡腾片盒子与小车固定,在盒中放入水,再放入泡腾片,并盖好盖子。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会飞的气球 问题引导: 1.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总结分析:小车实验中,泡腾片产生大量气体,冲开盖子,向后放出大量气体,同时小车向前运动。 学生实验中,松手后,气球向后放出气体,气球向上运动。 2.分析产生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 教师总结分析原理: (1)受力分析 气体向后喷出是,给盒子一个向前的反向作用力,盒子带动车向前运动。 (2).动量分析 系统合力为零,符合动量守恒定律,瞬间内部产生的冲力,是气体有向后的动量,车子与盒子有向前的动量。 教师活动,引出反冲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反冲。 2.反冲特点: ①物体间相互作用突然发生,时间短,作用强。 ②系统所受外力一 般不为零,但远远小于内力。 3.反冲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2)内力远大于外力 。 (3)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4.反冲规律:反冲运动遵循 动量守恒定律。 0=m气v-m车v’ 教师展示例题 例1. (多选)如图所示,两位同学穿着旱冰鞋,面对面站立不动,互推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不计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推后两同学总动量增加 B.互推后两同学动量大小相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