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机械波 第3课时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基础巩固 1、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答案】d 【详解】波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λ=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2、如图所示,正中有一O点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发生明显衍射的区域是( ) A.阴影Ⅰ区域 B.阴影Ⅱ、Ⅲ区域 C.阴影Ⅰ、Ⅱ区域 D.无明显衍射区域 答案] b [详解] 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B,与水波波长相比,小孔B的尺寸比较小,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水面上的波能明显进入阴影Ⅱ、Ⅲ区域;但与水波波长相比,A挡板的尺寸较大,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水面上波分布于除阴影Ⅰ以外区域,故A、C、D错误,B正确。 基础巩固 3、下列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B.机械波的频率越小,经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就越好 C.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D.波源振动得越快,波就传播得越快 【答案】b 【详解】A.做简谐振动的物体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单摆摆动到平衡位置,具有竖直方向的向心加速度,故A错误; B.根据 机械波的频率越小,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经过障碍物的衍射现象就越好,故B正确; C.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故C错误; D.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振动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4、某同学观察到波长不同的水波通过三个宽度相同的狭缝时的现象,在甲、乙、丙三幅照片中,波长分别是狭缝宽度的 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变短 B.这是水波的衍射现象,有些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C.此现象可以说明,波长一定, 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 D.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答案】d 【详解】A.水波通过狭缝后波长不变,选项A错误; B.这是水波的衍射现象,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任何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选项B错误; CD.该实验的狭缝宽度相等,波长不等,则此现象可以说明,缝宽一定,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选项C错误,D正确。 5.(2023·安徽省合肥市·月考试卷)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衍射是机械波特有的现象 B. 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时有明显衍射现象 C.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D. 声波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频率较高 【答案】b 【解答】 AC.所有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故AC错误; B.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D.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波长在1.7cm到17m之间,一般常见的障碍物或孔的大小可与之相比,所以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而声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低,故D错误。故选B。 6.(2023·上海市市辖区·期中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B. 波发生反射时,频率不变、波长、波速均变大 C. 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发生变化 D. 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