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物理中考复习 项目一 声、光、热 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 任务五 物态变化 聚焦中考 01 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核心知识点 02 知识点1 温度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 摄氏度,符号为℃。 摄氏温度 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 常考估测温度 1.人的正常体温约 ℃; 2.舒适的室内温度约 ℃; 3.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 ℃。 1 37 25 37 知识点2 温度计 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 (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常用的温度计是由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管等共同组成。 温度计的使用 1.选择: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再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放置: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数: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4.记录:记录数值和单位。 体温计 1.构造特点: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做得很细。 2.量程:35~42℃。 3.注意: (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使玻璃管中的液体回到玻璃泡内。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知识点3 熔化和凝固 有 金属 海波 没有 石蜡 不变 不变 升高 降低 概念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条件:汽化需要吸热,液化需要放热。 知识点4 汽化和液化 汽化 沸腾 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 (1)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在高山上煮不熟食物,就是因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沸腾规律: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4.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蒸发 1.定义: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 2.影响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3)液体的表面积。 液化 气体液化的方法: (1) ; (2) 。 降温 压缩体积 知识点5 升华和凝华 固 气 吸热 气 固 放热 考点攻坚 03 考点1 温度计的使用 【例1】如图所示是某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示数为 ℃。 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35~42;37.5。 【点拨与解答】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由图可知,它的测量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所以此时的示数为37.5℃。 考点2 物态变化的辨别 【例2】 (2024·广州)“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结冰”是凝固现象 C.“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冰”是非晶体,没有熔点 【点拨与解答】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