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4993

第五章 第二、三节(课件 学案 练习,共6份)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733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遗传,必修,2019,科版,6份
    第二、三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 第1课时 自然选择导致适应的形成及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一、自然选择导致生物适应的形成 1.种群内的变异 (1)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个种群由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相互交配进行生殖。 (2)种群内的变异:种群内的可遗传变异是_____的前提,也是形成适应的前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__和_____。生物通过突变可以产生_____,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形形色色的_____。 (3)基因座位: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_____。如果n是具有2个等位基因的座位数,那么可以产生_____种基因型。 2.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1)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是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导致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_____。 (2)具有_____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和空间,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自然选择导致生物适应的形成 (1)适应:生命的_____、行为、生活方式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_____下生存和延续。 (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①人工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人们根据_____→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连续数代选择,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培育出_____。 ②自然选择:生物普遍存在变异→影响_____与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数代选择,有利变异被_____并不断_____→新类型、_____产生。_____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判断正误 (1)生物通过变异产生新的基因,这里的变异包括基因重组(  )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 (3)环境改变诱导生物产生变异,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变异并保存,因此变异是定向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 (4)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 任务一:分析自然选择和适应的形成 在某一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绿色和灰色两种体色的蚱蜢,如表为该物种在该地区建立工厂以前、不久以后和很久以后,不同体色蚱蜢的数量。据此分析: 时期 建厂前 建厂不久 建厂很久后 绿色个体/只 3 000 2 500 500 灰色个体/只 750 200 2 800 1.建厂前该地是一片草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哪种体色更能适应环境? _____ _____ 2.建厂很久后,灰色个体数量占了优势,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_____ _____ 3.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适应是如何形成的。 _____ _____ _____ 4.上述实例说明适应不是绝对的,请分析适应具有相对性的主要原因。 _____ _____ 1.对适应的理解 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生物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有交配的机会并能繁衍后代,表明它在生存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即适应了环境。 2.进化中的“定向”与“不定向” (1)变异是不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生物进化是定向的。 1.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适应可以理解为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只要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就能长期生存和繁衍 2.科学家对某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的蟹的数量不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与环境颜色相适应,不易被天敌捕食 B.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繁殖能力弱 C.深体色和浅体色的个体食物来源少 D.中间体色是新形成的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性状 二、种群基因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