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求生存 谋发展 人口 迁徙 文化交融 文化认同 重要途径 动态载体 文化认同: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也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它体现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中,也体现在各个区域文化特征的识别中,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进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农业社会(区域文明) 工业社会(整体世界) 信息社会(全球化) 时空坐标 公元前2千纪 前17世纪 前1200年 前6世纪 前2世纪—2世纪 3-6世纪 8世纪中期 印欧人开始大规模迁徙 海上民族 进行迁徙 亚欧游牧民族 新一轮迁徙 马和马拉 战车盛行 赫梯帝国 建立 波斯人 崛起 大月氏建立 贵霜帝国 阿拉伯人 建立帝国 古代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与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知识补充 游牧世界 农耕世界 游牧世界:逐水草而居,定期迁徙,社会结构简单,长期狩猎,性格剽悍,机动性强。生产产品单一,需与农耕民族交往,换取生产生活资源。 农耕世界:安土重迁,社会结构复杂,细密的社会分工,生产产品多样,可自给自足。 生活:南农北牧 经济:南富北贫 军事:南弱北强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欧人的起源 印欧人(印度欧罗巴人):指的是说“印欧语”的人, 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日耳曼语、凯尔特 语、希腊语,便取欧洲和印度两词,构成“印欧语” 一词。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游牧民族,在体型上 属于欧罗巴人种,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1、概念解释 2、文明成果 驯养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印欧人的迁徙 1、迁徙的原因 材料1: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印欧人没有掌握农业种植技术,食物匮乏且来源不固定,使得印欧人无法进行定居生活。所以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的显著特征。对马的驯化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迁徙过程。 游牧民族骁勇强悍……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的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 ———赵林《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①习性:游牧民族从事畜牧业,具有流动性 ②根本: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和来源不稳定,不能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③性格:骁勇强悍、不耐耕作之苦 一、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与区域文化的形成 (二)印欧人的迁徙 1、迁徙的原因 材料2: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他们也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在拥有了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后,古印欧人大迁徙开始了。 材料3:欧亚大陆边缘地区那些古老的文明中心对周围的游牧部落来说,有如一块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的磁铁:丰富的农作物、堆满谷物的仓粮、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奢侈品。 材料4:公元前2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由于缺乏农业种植技术,无法获取足够的食物,为了生存,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大迁徙。 ④技术:轮式车和马作为交通工具 ⑤外部:相对发达的农耕文明具有吸引力 ⑥环境:气候恶化 (4)结果:形成多种新族群: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早期区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