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697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64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单元,学年,纲要,中外,2019
  • cover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中世纪晚期,佃农除了缴纳习惯地租之外,还需要在保有地继承或流转时向领主缴纳土地易主费。此时这两笔本不相关的租费合并计算———不变更受习惯法保护的偏低的习惯地租,提高以往不受习惯法重视的土地易主费———并逐渐演变为随市场波动的商业地租。这一变化( D )。 A.加速价格革命的进程 B.破坏了习惯法的权威性 C.强化了封建契约关系 D.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转型 2.14世纪,英国埃尔顿庄园的领主把19个茅舍农告上法庭,茅舍农被指控没有将牧草装上马车。庄园法庭根据佃农需“用自己的时间割半英亩草,作为地租缴纳,并要垛成堆”的劳役惯例,判定佃农胜诉。据此可知( B )。 A.领主和佃农的法律地位平等 B.封建庄园蕴含契约精神 C.领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佃农赋役负担有所减轻 3.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某庄园内有2 700余亩地。其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喂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麦才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另外还出售水果和酒。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该庄园(  )。 A.仍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 B.经济来源依赖副业收入 C.以市场为目的进行生产 D.供求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4.14世纪,法国国王开始将巴黎作为固定驻地,卢浮宫、圣保尔宫等相继建造。同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和理查二世也致力于兴建大型建筑,如温莎城堡。这一现象反映了( C )。 A.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扩大 B.文化传承得到政府重视 C.封建君主强化自身权威 D.城市自治具备现实基础 5.到15世纪末,欧洲建立民族国家的趋势已很明显。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一世(1474—1504年在位)、英国的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等君主主政下的政治结构都已非常强大。这一现象对当时的欧洲来说(  )。 A.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B.造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巩固了天主教会统治 D.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6.12世纪,西班牙人本杰明在其游记中记载,形形色色的商人聚集在君士坦丁堡,他们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巴勒斯坦、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C )。 A.罗马帝国境内商业贸易空前繁荣 B.经济发展导致西欧的城市兴起 C.拜占庭帝国具有重要的国际贸易地位 D.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之间贸易 7.15世纪后期,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不再临朝听政,国家常务决策交于“御前会议”,此会固定每周召开4次“御前会议”,每次7—8小时,参会大臣包括宰相在内共9人。苏丹若参会则在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这说明奥斯曼帝国( D )。 A.参考明朝内阁制的设计 B.遭遇权臣架空君权的危机 C.为虚位君主制提供借鉴 D.强化君主控制朝政的能力 8.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 D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专制王权强化 C.行省制度的建立 D.封建化的进程 9.在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田赋的征税对象为拥有土地的农民。农民进城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以现金缴纳赋税。苏丹沙姆斯-乌德-丁·伊勒图特米什发行标准货币银坦卡,结果整个南亚次大陆被卷入货币交换关系之中。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赋税体制( C )。 A.发挥了调节物价的功能 B.减轻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C.促进了区域市场的发展 D.有利于维护社会长期稳定 10.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这反映德川幕府( A )。 A.注重加强思想教化 B.开始重视儒家思想 C.重在调解高层关系 D.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