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卷(四) (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复兴中学某班举行“诵诗文,传经典”语文主题实践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活动邀请,共同参与】 学校准备策划一期经典诗文朗诵大会,下面是学生会设计的活动方案: 经典诗文朗诵大会方案 ①四月,是草木萌发、jū鸠鸣唱的季节,溪水潺潺,草长yīng飞;②四月,是挣脱jī绊、笑迎明天的季节,放下r ng杂,追逐梦想。③为了激发同学们朗诵诗歌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现决定举行一次经典诗文朗诵。 朗诵主题:诵经典诗文 做文雅少年 时间地点:4月23日下午 各班教室 朗诵内容:从本学期所学诗文中选取。 朗诵形式:个人或集体脱稿朗诵,可适当配乐。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jū( ) ②yīng( ) ③jī( ) ④r ng( ) 2.小绍审核时对“萌”和“氛”的读音不确定,查字典后明确“萌” 应该读① A.míng B.méng),“氛”应该读② (A.fēn B.f n)。(填字母)(2分) 3.小苏还发现方案中的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找出并修改。(2分) 【任务二:积累经典,邂逅诗文】 4.诗文寄情,让我们穿行经典诗文,体味百味人生。请结合文段完成默写任务。(8分) 周鸟南鸣,“① ,在河之洲”掀开了《诗经》中谦谦君子的思恋篇章;东城马鸣,李白用“挥手自兹去,② ”奏响了送友人的悲切骊歌;送友宦游,王勃以“海内存知己,③ ”来劝慰友人要豁达乐观;无人引荐,孟浩然就用“④ ,端居耻圣明”含蓄地表达渴望出仕的想法;被贬黄州,苏轼用“拣尽寒枝不肯栖,⑤ ”表现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屡遭排斥,陆游借“⑥ ,⑦ ”来表明即使遭遇摧折也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弃置永州,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鱼儿“⑧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抒山水之乐。 【任务三:古韵悠扬,探寻诗词】 5.小瑞发现在文化长廊上还展示了很多木活字印刷作品,其中《十亩之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起读《〈诗经〉第四》时做了摘录卡,请你结合下方摘录卡,谈谈《诗经·十亩之间》重叠复沓的表达效果。(4分) 摘录卡 “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复沓。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 十亩之间 《诗经》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①与子②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③兮。行与子逝④兮。 【注释】①行:将要②子:你。③泄泄:和乐的样子。④逝:返回。 【任务四:经典传承,文学品读】 6.在《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中,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请你据此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方法提要 阅读建议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 (1)(3分)请针对下列同学的兴趣,推荐他优先阅读的篇目。A.一位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 》B.一位正在开展汉字文化研究的学长《 》C.一位正在学习八上课本中《<孟子>三章》的学弟《 》 (2)(3分)小文认为阅读序言和目录没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相关内容和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帮助小文改变这一想法。 二、“传承优秀文化”古诗文品鉴活动 营地投影灯所投之影,正是一篇本土游记,熟悉的山水之中,寄寓了文人怎样的情思,小苏小州邀你一同寻味。(14分) 始入雁山观石梁记 李孝光① ①予家距雁山五里,岁率②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 ②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两家僮,持衾裯杖屦。冬日妍燠③,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立石,髡④然如浮屠氏⑤,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⑥者,客冁然⑦而笑。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入宿石梁。 ③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