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6766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40070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人们喜欢春雨,更喜欢雨后万物洗净铅尘,然而春雨带给不同诗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今天让我们走进爱国诗人 陆游 笔下的夜雨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 心中的喜雨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是 梦中的春雨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 笔下的江南春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靖康之变后,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俶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 是杭州在南宋时期的府名,为南宋都城。 破题 破题 “春”字,在甲骨文中,从草、从日、从屯(作声符),整个字就是一幅大地回春图。 因此,《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春”字的:春者,推也。意思就是,有一种阳气蒸腾的强大力量,推动万物生长。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chūn) 字源演变 临安为一朝之都,是江南城市,有着属于江南的独特安逸。 抛开喧嚣细细品味,繁华的都城背后其实有她安宁的一面。陆游这首诗写的是临安的一场雨后,他站在雨帘之后,回首往昔,念及当下,他的感慨如春雨一样落入大地肆意生长。 题解 《说文解字》说解“霁”为“雨,止也”。后来不仅指雨停,也指雪、霜等停止。引申为雨雪停止后晴朗清明的天气,如“霁日”“霁景”。除此之外,也指怒气消散。 霁 jì 请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思考作者去临安的身份是什么? 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个身份的点明有什么作用? 结合陆游的背景来看,你怎么理解第一句? 思考一 客,一个客字交代了作者此时的外来身份,为下文的叙述或议论奠定了基调,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诗人在世味情薄的感受下来到京城,他的内心像笼罩着一层纱,隔绝了他对这里的人事物的期盼,他长途跋涉,身居异乡,无亲人在侧,无好友可倾诉,结合陆游的生平来看,首句是对陆游前半生心境的浓缩。此刻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自淳熙五年得到孝宗召见以来,陆游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归家五年,更是远离政界,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体会得更深了。陆游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无可奈何却不得不安之若命,这位老人此时又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是“谁”的疑问。这样的字句更饱含沧桑,这是纵有万般能耐,也敌不过天命的英雄末路的悲凉。 3. 这个雨夜,陆游看着(细雨霏霏)的江南夜雨,想起了(自己作为抗金派的一员,多年来连连遭受打击,仕途坎坷,他回想起这几年所经历的事)。原来这场雨不仅落在大地,也落在了( 陆游的思绪里)。 请以:这个雨夜,陆游看着( )的江南夜雨,想起了( )。原来这场雨不仅落在大地,也落在了( )。 这一夜,放眼大地,一样的是春雨,不一样的是身份…… 1. 这个雨夜,陆游看着(客舍小楼外)的江南夜雨,想起了(金人的铁骑踏破河山,他在想家国的希望还在吗?这样充沛的春雨,是否也可以给河山带来重生的希望)原来这场雨不仅落在大地,也落在了(陆游的心中)。 2. 这个雨夜,陆游看着(淅淅沥沥)的江南夜雨,想起了(大宋朝廷再不复往日繁华,皇室宗族却躲在临安小朝廷享受荣华,议和势力遍布朝野,主张抗金的臣子将士处处遭排挤,受尽了磨难)。原来这场雨不仅落在大地,也落在了( 陆游深深的记忆中)。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