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认同中华文化,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核心思想理念的深度;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积极态度。 健全人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树立仁爱,正义,诚信等的优秀品质。 责任意识:通过加强对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 录 道法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 2.如何传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有哪些?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尚和合 崇正义 求大同 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探究与分享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 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 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 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 与他人分享自己践行仁爱的经验和故事,激励更多人加入讲仁爱的行列。 积极参与仁爱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活动,如组织讲座、展览、演出等。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1)“讲仁爱”: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 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与分享 重民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相关链接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 2.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2)“重民本”: ①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