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7693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82252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北京“中轴线” 思考:北京中轴线所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理念? 对称布局:严格对称的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正”的追求,反映出古人“不偏不倚”“执中守正”的思想理念。 居中为尊:中轴线处于城市中心,象征着核心与主导地位。 自然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阴阳平衡:阴阳对应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理念,强调事物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 2.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3.责任意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四种思想理念的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思想理念的重要价值 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1 思想理念的内涵 2 自学导航 中华文化知多少? 中国最早的文字: _____ 甲骨文 中国四大发明是: 造纸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中国四大名著是: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中国文学的高峰: 唐__宋__元__ 诗 词 曲 提问:从中华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历程中,你悟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汉朝 宋朝 商朝 明清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元朝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 (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做法: 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 探究与分享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 思考: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 点拨:(1)这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 知识体系,是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表现。 (2)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雨水 清明 大暑 雨水有雨庄稼好 大春小春一片宝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大暑不浇苗 到老无好稻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