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空气和氧气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1.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试卷好题分析 碳行动T1,科学家精神T6,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T11 中考押题点分析 新题型、新考法T12、T16,跨学科实践T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积极开发新能源 B.限制燃放烟花 C.倡导绿色出行 D.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2.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食品保护气 C.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酸雨 D.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3.图1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图1 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 A.K2MnO4———高锰酸钾 B.2O———两个氧元素 C.2O2———两个氧分子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5.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是一些物质与氧气反应时的现象,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B.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铜在空气中加热时,红色固体表面呈黑色 6.下列科学家中首次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空气中含有氧气的是 ( )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张青莲 图2 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图2所示,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应装满水 C.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面下盖上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C.同种元素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B除去锰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加热混合物 C鉴别氮气和氧气分别向两个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D除去氧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将气体通入浓硫酸中 10.图3中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图3 A.①: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铜 C.③: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④:将等质量、等浓度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分别制取氧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4分)小明周末参加家庭实践活动,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小明在做饭时发现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出现黑色物质,于是他 (选填“调大”或“调小”)了通风口,其目的是 。 (2)小明为父母做了他的拿手好菜,香气四溢,能闻到浓浓的香味的微观原因是 。 (3)小明在刷洗炒菜锅一段时间后,发现锅底出现红褐色斑点,其原因是铁与 共同作用而生锈。 12.(3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图4是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图。请回答: 图4 (1)利用上述流程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利用了两种气体的 不同,保存在蓝色钢瓶中的液体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空气加压转化为液态空气,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 13.(6分)某兴趣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