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8390

6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河北)

日期:2025-04-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26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氧化物,答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
  • cover
6 碳和碳的氧化物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1.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试卷好题分析 教材素材T4,项目式探究题T17 中考押题点分析 新题型、新考法T14、T15、T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图1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 图1 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裁玻璃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B.CO和CO2能相互转化 C.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 D.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4.图2是我国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的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该灯使用的青铜是一种合成材料 B.看到大量黑烟产生时应减小进风口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5.用图3所示实验研究CO2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3 A.1与2处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B.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纸花2不变色,纸花1、3变红,说明CO2能与水反应 C.紫色石蕊溶液换成酚酞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可得出CO2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6.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2和C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D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7.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图4是CO2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图4 A.通过图中实验可实现太阳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B.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Ⅱ固体质量增加 D.FeO可以循环使用 8.常温下,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的剩余液(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边搅拌边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如图5,产生无色气体,白色沉淀不断增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5 A.滴加Na2CO3溶液前,锥形瓶内溶液中阳离子有Ca2+、H+ B.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C.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D.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保持不变 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使用低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倡导低碳生活 C.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减少环境污染 D.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10.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6。在t1 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3 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图7 图8 A.t1 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 B.t2 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8所示 C.t2 ~t3 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 D.t3 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4分)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图9         图10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是    (选填“C”“CO”或“CO2”)。 (2)图9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3)图10是探究炼铁原理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