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8868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马说》精品教案与反思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66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马说》精品教案与反思 陈碧华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重难点:托物寓意,以事喻理是本文议论的一大特色。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事物或形象中。 课时安排:l课时。 一、导入 (出示“马”字的演变,请大家说说相关马的成语。引出“伯乐相马”。)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 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了解文中的千里马有怎样的遭遇。 二、解题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有关的文学常识。 【播放 课件———作者简介(填空)】请一名同学来完成。 韩愈(768~824) 唐 代诗人、 文学 家。字 退之 。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自称 郡望昌黎 ,世称 韩昌黎 。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 韩文公 。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 韩柳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先秦两汉的文章,有“ 文起八代之衰 ”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谁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标题———马说? 【结合课件说明】“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说马、论马。常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就是类似的文章。 三、走入文本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这三段。要求是: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添字、不落字。 1、读完后看能不能回答,千里马有怎样的特征? 千里马日行千里,千里马吃得 多。有特异的功能必然就有特殊的要求。吃得有多多?大家一起用课文的话说。(一食或尽粟一石) “粟”就是粮食,那“食”是什么意思? 一食或尽栗一石 作量词,餐、顿。    食马者 作动词,喂养。 食不饱 吃。 一顿饭就要吃一石粮食。一石是多少?我查 了字典,一石等于十斗。那么一斗是多少呢?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合等于多少呢?我就继续查。一合等于十分之一升。一升等于 0.18公斤,课后同学们算算千里马一顿要吃多少公斤的粮食。好了,千里马是如此神骏,而且又食量惊人,让我们非常神往,很想见见千里马。但这篇文章却给我们讲述了千里马的种种遭遇。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讲一讲,千里马有怎样的不幸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祗”是什么意思? “祗”和现在 的“只”是一样的意思,只是字形不同。现在谁解释一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是什么意思?只好屈辱地呆在养马的人的手里。 “奴隶人”就是下人、养马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千里马的本领,所以千里马就只好屈辱地呆在他们的手里。还有其它的遭遇吗?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骏美的外貌表现不出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驶它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按照它的食量来喂养它,它叫的时候也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策”是什么意思呀?(板书:策) 是鞭打。“策”在这篇文章里有两个意思。“策之不以其道”的“策”是鞭打,我们往下看,还有一句,“执策而临之”的“策”是马鞭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