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486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4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90978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古代历史(前四个单元)分期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前2070) 奴隶社会:前2070--前476年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起源: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三个社会形态; 中华文明源头多元交融,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统一的中华文明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夏商周)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内容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它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起源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观察下述图片,分析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 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如何测定古遗址年代? C-14测定法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分布(约170万年前—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 分布广泛。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蓝田人 北京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约70-20万年前原始群居生活,打制石器,天然火 约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渔猎活动 云南元谋,170万年前,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用火 陕西蓝田,距今80万年 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数百处,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用火(天然或人工)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比较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辽河流域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新石器 时代早期(7000至5000年前)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 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新石器 时代晚期(约5000年前)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红山文化 (辽河上游) 父系氏族社会 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 原始农业 粟(小米) 水稻 手工业 彩绘陶器;蛋壳黑陶 养蚕缫丝;精美玉器 精美玉器 祭祀神庙 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遗址1万多处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 新石器后期的文化遗———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良渚文化的古城遗址 玉琮 玉琮是专用的祭天礼器。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用琮的人是可以与天沟通的人。玉琮多置于死者腰腹部。 琮显示神权,钺显示军权。墓中随葬玉琮和玉钺,说明墓主人是已经集军权和神权于一身的古国首领。 钺 来自湖北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玉兽面 来自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 来自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玉钺 以下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各色玉器 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相互交流 “多元”,起源多,且在中华大地上各族体单元有不同文化和习俗; “一体”,是迁徙、交流与融合结成一个有共同认知、传承的民族复合体。 中华文明有何特点? 多元一体 源远流长 分布广泛 中原核心 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