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489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4679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统编,纲要,中外,必修,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 8月 1945年 10月 1946年 6月 1947年 3月 1947年 6月 1947年 7月 1949年 4月 1949年 1月 1948年 9月 重庆谈判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达成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 中共转战陕北 解放区土地改革开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时空定位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程标准 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思考】材料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和愿望?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国人心愿: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们的强烈愿望。(渴求和平、民主) 共产党 国民党 代表广大人民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和平、民主 独裁、内战 美国 反 扶 苏联 支 斗争 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力量在面对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进行了怎样的激烈较量与斗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材料: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成功协调了两国对华政策,表示一致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而不支持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美国答应以受降和接收为名帮助国民党运送大批军队,抢占战略要地……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外蒙占独立等条件,换取苏联“予中国以道义上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予国民政府”、“不供给武器与中共”。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探究】抗战胜利后围绕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哪几种方案?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丰子恺《炮弹作花瓶》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中国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 国 内 主要矛盾 人民呼声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国际形势 抗战结束,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渴望和平、反对内战 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 美苏对峙,美国力图建立亲美政府,“扶蒋反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背景: 材料1: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智囊陶希圣 材料2:我准备坐班房……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发言 【思考】蒋没有立即发动内战,而是三次电邀毛泽东举行和谈,原因为何?用意何在? 中共是如何应对的?原因何在? 原因:一是舆论压力(国内外要求和平); 二是拖延时间(内战准备不充足) 应对: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原因: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阴谋。 真实目的:利用政治手段,将发动战争的责任转嫁给中国共产党。 【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