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768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4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金川银川米粮川,糜子(   )黄,山丹丹花开,黄河的水流富两岸,盼只盼那个吃饭不靠天。 (2)去年的家书两行,读来又热了眼眶(   ),云水边静沐暖阳,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3)在这里,革命先辈用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在半山腰的窑洞里点燃一盏盏(   )油灯,照亮一个个不眠之夜。 (4)有些景,过目难忘,常常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着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每每萦绕在   (nǎo pàn)。 (5)“秋意微凉,人心却暖!”一个大叔驾驶的电动三轮车不慎侧翻,车上的货物   (dēng shí)散落一地,此时路过的人们纷纷停下来帮助他捡拾散落的货物。 (6)看到我进门落座,母亲便喜盈盈地端出一盘黄灿灿的   (yóu 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呼唤  打发  米酒  千声万声 B.厉害  红旗  浪嘲  柳林铺笑 C.窑洞  窗纸  明镜  英雄倍出 D.档住  延安  枣园  红旗飘飘 3. 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    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    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    在亲人———…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举办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红色旅游摄影、红色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深入展示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圈”,让广大师生就近接受红色教育。 【乙】围绕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组织免费参观义务讲解活动,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让广大师生到现场去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丙】通过以上活动,一定会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 4.【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5.【乙】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写出 修改意见。 6.请把【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7.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_____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 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 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 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8. 下列对《回延安》一诗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B.“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运用对比手法,选取典型事物“糜子”“谷”“红旗”“书”,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描摹得形象生动。 C.“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写今昔对比,延安旧貌换新颜。“换新衣”形象地写出了延安的巨大变化。 D.“几回回”“羊羔羔”“几根根”“白生生”“一口口”“几辈辈”等叠词的运用,与“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相契合,使诗歌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9.默写填空。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 (2)_____,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3)《回延安》第五节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 10、学习《回延安》这首诗后,班级拟开展“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为延安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