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0324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复习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993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七,有机化合物,章末,复习,教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名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章末复习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知识梳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 演示、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专题突破 【讲解并展示】01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 1.1同系物的判断 (1)概念: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2)性质: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具有递变规律,如 C2H6、C3H8、C4H10等烷烃的密度、点、沸点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3)判断:互为同系物的物质必须属于同一类物质,且官能团种类和个数相同;结构相似,指化学键类型相似,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相似; 1.2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回顾烷烃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步骤。 【讲解】烷烃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两种判断方法。 【练习】1.有机物a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生成b属于加成反应 B.b与甘油互为同系物 C.c与环氧乙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 D.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 Na2CO3溶液鉴别 【学生】认真思考。 【讲解并展示解题过程】 【PPT展示】02 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及转化 2.1 几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 【学生】回忆并对各种反应进行举例。 【教师】对学生书写的方程式进行评价及肯定,共同复习基本反应,及反应特点,并举例进行说明。 【PPT展示】 2.2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有机化合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转化过程中碳骨架、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可能发生变化。 【学生】书写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师】讲评。 【PPT展示】2.3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根据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可解释和推断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可以分析和预测其用途。 【练习】2.以下是工业上生产乙酸乙酯的四种方法,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B ) A.②③反应类型相同 B.①③乙酸的C-O键均断裂 C.①④均有水生成 D.②④均有C-O键形成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 【讲解并展示】03 一些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3.1烷烃 3.2烯烃 3.3有机高分子材料 3.4乙醇 3.5乙酸 3.6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师生共同回顾各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讲解并展示】04 重要有机实验 4.1 甲烷的取代反应 4.2 乙烯的性质实验 4.3 乙醇的化学性质 4.4 乙酸的酯化反应 4.5 葡萄糖的还原性 4.6淀粉的性质 【师生共同回忆,并整理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及注意事项】 【练习】3.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鉴别乙酸、乙醇和苯:向待测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B.制乙酸乙酯:大试管中加入浓硫酸,然后慢慢加入无水乙醇和乙酸 C.制备纯净的氯乙烷: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检验蔗糖在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向水解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即可 4.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提纯的装置和操作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水硫酸钠在流程中做吸水剂 B.操作①为分液 C.向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后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 通过建立知识框架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辨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基本营养物质3大方面进行整理与复习本章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 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