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词 四 首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羌管悠悠/霜满地 B. 老夫聊发/少年狂 C. 八百/里分麾下炙 D. 四面歌残/终破楚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出征的士兵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 。 (2)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句子: , , 。 (3)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 。 (4) 《满江红》中使用典故暗示词人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 , 。 3. 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 A.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满江红》中的“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岳阳楼记》是他的代表作。 C.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 D.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一) 阅读课内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 下列诗句中,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的理想抱负不同的一项是 ( ) A.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B.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C.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 “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 好在何处 7. 请你自选角度,具体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满 江 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8.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9. 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二) 阅读课外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10. 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贪欢笑”前加一“且”字,分析其妙处。 11. 全词三见“醉”字,隐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碧云天,黄叶地”,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 “山映斜阳……斜阳外”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远近结合,联想丰富。 C.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词人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 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13. 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 概括出下列三则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 在中国,诗歌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若干诗词盛行的时期,如汉、南北朝、唐、宋、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