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枣 儿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ɡ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zài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孤ɡuǎ( ) 装zài( ) àn( )然失色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 仿照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次考试我取得了好成绩,真让我喜出望外。 B. 他读书看报,喜欢浏览标题,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是名副其实的“标题党”。 C. 妈妈的厨艺日益见长,我常常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 D. “这件事太离奇了,”他喃喃自语,用手敲敲报告,“你们别指望我会接受你们的看法……”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枣儿》曾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作者是戏剧小品作家孙鸿。 B. 文中“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精神家园。 C. 本文从体裁上看属于戏剧类型中的历史剧。 D. “枣儿”在全剧情节发展中起线索作用。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的音乐厅 叶春胜 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精神每况愈下,不是对着母亲的遗照发呆,就是自言自语说一些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话。单位安排我出差,我在外地待了一个月,心急如焚。一回来,我就直奔父亲的家。 进了家门,父亲正吃晚饭。见我回来,老爷子很高兴,要下楼买卤菜,被我制止了。我盛了一碗饭,在父亲对面坐下,两人边吃边聊。我惊讶地发现,父亲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谈锋甚健。我感觉很纳闷,不知我不在的这一个月,他都经历了什么。 吃完饭,我陪父亲喝茶。我问他最近有没有添新爱好。他说:“没有,一切都是老样子。”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上楼脚步声,接着是楼上开门的声音。父亲住的这种20世纪末盖的大板楼,隔音效果很差,楼上动静大一点,下面就像地震,让人不得安宁。这时,楼上叮咚、咣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我皱起眉头。 突然,楼上响声大作,我像是不小心走进了装修工地。“太不像话了,我找他们去。”我刚起身,就被父亲拉住。他瞪了我一眼,也不言语,把我强摁回椅子上。 “咚……咚……咚……”楼上像擂鼓一样,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响起来。 “这是老二,”父亲容光焕发,抬起右手,用手指在空中点了点,笑呵呵地说,“这家伙一点儿不老实,喜欢蹦着走。” 接着又传来“轰隆隆……”的滚动声。 “这是老大在玩滑板,今天技术有长进,转弯没有停顿。”父亲像解说员,神采飞扬地说着。 “啪”的一声,楼上传来物体摔在地板上的声音。父亲猛地站起来,神色担忧地说:“坏了,肯定是老二摔跤了。这一跤摔得不轻。不过也没事儿,这家伙皮厚实,而且声音这么脆,应该是手掌先着的地,没摔着后脑勺。” 紧跟着,两人追逐的脚步声从东边房间转移到客厅,又从客厅转移到西边房间,接着又返回来。我只感到头顶上像两匹马儿在奔跑,震得吊灯不住地颤动。我一刻也坐不住了,准备不顾父亲的反对上楼去制止他们。我正准备起身,却看到父亲脸上的表情千变万化,时而眉开眼笑,时而神色紧张,嘴里念念有词,就像是在全神贯注地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完全进入了剧情。我又犹豫了。 一直闹到七点多,上面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们的妈妈快下班了,两个臭小子又要开始装模作样地写作业了,我还要帮他们圆谎。”父亲说话时像泄气的皮球,没了刚才的精气神。 “这样吵下去你受得了吗 ”我问。 “受得了,受得了!”父亲感慨地说,“自从他们搬来,我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