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A B B 6.略 7. (1)生活习惯 文明礼仪 (2)①C ②A ③C 8. (1)所谓伊人 (2)悠悠我心(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9. (1)①归还;②感谢 (2)C (3)拾金不昧 寄金不取 志洁行廉 10. (1)①幼时乡下冬日女人们尤其是奶奶细致地剪窗花;②年关时节,人们张贴红彤彤的窗花。 (2)“盛开”一词与花巧妙搭配,将窗花写得鲜活灵动,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总承上文“窗花的美好”,用“是心头传承的薪火”总启下文“窗花越来越被老百姓接纳和喜欢”。 (4)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②窗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式多样而优美,栩栩如生、富有动感,凝聚着人们的智慧。③窗花承载着美好日子的喜气祥和及美好祝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念想和期盼。 11. (1)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2)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为了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 (3)不能删去。“大约”表明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逻辑顺序。作者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符合大众的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12.略2025年春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3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悬殊(shū) 农谚(yàn) 翩然(fān) B.褶皱(zhě) 两栖(qī) 蟾蜍(chán) 潮汐(xī) C.缄默(jiān) 沼泽(zé) 狩猎(shǒu) 模糊(mǒ) D.龟裂(guī) 山麓(lù) 沟壑(hè) 沙砾(lì)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骨骼 蟾蜍 飘移 深渊 B.驮着 汇聚 分裂 爆发 C.措施 致蜜 趋势 膨胀 D.携带 悲残 舒适 流逝 3.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三十岁、六十岁。 B.古诗词中常常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竺可桢,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本文选自《科学大众》,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D.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等。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5.下列选项的应对最为巧妙的是( ) 学校举行“迎新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