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五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部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公共生活靠大家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制定。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28日联合印发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阶段目标中指出“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 第二个依据,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体要求中提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需要具有合格的道德素养,守好公德与私德之间的底线。 第三个依据就是2022年印发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标准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指明,5~6道德修养框架下“学生要认识到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单元教学内容及框架图: 五年级下册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选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中的沟通与交流、责任分担和民主协商、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弘扬。第二个单元聚焦公共生活,包括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参与等很多内容,这些都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具备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基础。第三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活范围不断扩展,内容程度不断加深,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是以“公共生活” 为主线,遵循从认知到行为,从“共享共维护”、“共建”到“共参与”的编写思路,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引导学生形成对公共生活的整体了解,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对于公共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并不陌生。在二年级上册以“我们在公共场所”呈现:意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年级下册以“我们的公共生活”呈现,意在引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 五年级下册以“公共生活靠大家〞呈现,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参与公共生活。教材安排了三课内容: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体会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同时,认识到公共空间不同于私人空间,在公共空间需要慎重行事,帮助学生树立关注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责任意识。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引导学生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懂得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 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善待人、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 内同框架与课时分配: (三)学情分析 认知:学生有公共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对公共生活的规则有一定了解,知道遵守公共规则的重要性。学生也能有意识的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但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还不够。 能力:五年级学生具备在公共空间中进行公共生活的能力,能够区别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不同,清楚一些不当的行为会给公共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能遵守基本的公共秩序,但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较少,欠缺一定的经验与方法。 价值观:愿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