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密云区冯家峪小学 区 密云 年级 四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人民教育-出卷网-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课标要求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它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生活。学生经过该主题的学习能了解自己的家庭,正确处理家庭中的事情,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直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各个年段,本单元是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延续和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树立家庭责任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已经逐步清晰,能感知家庭中的亲情,乐于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但他们对父母的爱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父母为'我’做了什么”的层面,很容易忽略父母为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的辛劳,不明白其实这也是父母对家庭、对孩子的爱。这就需要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让他们对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为父母分忧的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家务劳动经验的不足使其劳动意识淡薄,料理生活的能力也较低,这就造成认知与行为的矛盾。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们树立家务劳动观念,提升家务能力。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转变家庭观念,从家庭的受益者变成家庭的主动贡献者,让他们作为小主人参与家庭生活。 三、详细作业设计 (一)单元学习目标 (二)单元作业目标 围绕“为父分担”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作业,以生为本,努力创设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领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辨析、情景体验等作业方式学会热爱生活转变家庭观念,从家庭的受益者变成家庭的主动贡献者,让他们作为小主人参与家庭生活。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明确课标要求,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学情 (二)制定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 (三)作业设计基本流程为: 1.围绕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 2.基于学情特点设定问题任务 3.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法 课时作业 作业一:小小采访 家长工作内容访问表 访问对象: 职业: 访问人: 访问时间: 访问问题 工作时间: 单位路程: 工作内容: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我的感受: 作业二:我会做 作业三:自主小管家 1. 虽然我年纪小,但也是可以为家庭做贡献的!同学们,你在家庭中的贡献有哪些呢? 2. 虽然我年纪小,但也是可以为家庭做贡献的!同学们,你在家庭中的贡献有哪些呢? (四)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你学会了那些家务 主动承担家务 养成了那些劳动习惯 你想对父母说什么 自己 根据学生自己的评价家长、老师同学进行评价优秀 良好 合格 家长 老师 同学 四、作业实施过程 此作业,围绕学生居家生活的实际情况开展设计,以课上作业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以阅读、实践、表演、书写等方式参与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反思、动手能力。 本单元作业设计对于动手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有点难度,所以今后布置作业会增加小组合作探究作业,各小组成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