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9246

钱塘湖春行 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9826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钱塘湖,春行,课件
  • cover
课件19张PPT。学科:语文 年级:九年级 下册 版本:语文版 课程名称:《钱塘湖春行》 环节设计:引→学→探→点→练→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引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哪些?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时空连线1.背景资料: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春天(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2.有关题目:“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春行”,就是春天出游,这是作者于早春骑马在春游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春”是着眼点,“行”是线索。双向教学细目表莺 啄 阴几树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本诗淋漓尽致的描绘了西湖春天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学拟人 对偶抓住典型 特征写景; 即景寓情 七律白居易1.初读《钱塘湖春行》,我能读准字音.2.再读《钱塘湖春行》,我能读准诗的节奏.(一)自主探究探3.三读《钱塘湖春行》我能描述诗中的美景。要求:条理、流畅、优美(1)解诗意:自主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2)寻行踪:诗人从   出发,经   ,最终到 达    。 (3)觅春迹:诗人依次看到了  等早春景物。 (4)抒诗情: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孤山寺贾亭西白沙堤(水、云、早莺、新燕、浅草、乱花、绿杨、白沙堤)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爱” 读        (句、全诗),我发现了《钱塘湖春行》中的   (意境美、情感美、修辞美、画面美、结构美、用词美……),因为               。探(二)合作探究,发现美点示例:我发现《钱塘湖春行》的用词美。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试一试:我发现《钱塘湖春行》的用词美,比如“                ———句中的“  ———字,写出了           。点课堂检测 1.本诗选自_____,作者_____是___代大诗 人,字_____,晚年又号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 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的感情。 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 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1.本诗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行早春喜悦颔联、颈联D练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C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 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