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C.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 D.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 2.(2023·湖州高二统考)科研小组研究了某草原上家畜的不同放牧方式对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影响,其中按月轮牧指周期为一个月的放牧和禁牧交替进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捕获率表示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相对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放牧方式 禁牧 连续放牧 按月轮牧 捕获率% 6% 2% 3.3% A.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该草原上布氏田鼠种群的准确数量 B.与按月轮牧相比,连续放牧降低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作用更显著 C.连续放牧加剧了鼠群与其捕食者的关系,死亡率升高导致其密度降低 D.在禁牧区采取药物灭鼠措施后,死亡率升高是引起该鼠种群密度下降的唯一因素 3.食蚊鱼原产北美洲,曾因其捕食蚊虫幼虫而被引种到世界各地。但食蚊鱼也会捕食水生动物的卵及幼体,引起土著鱼类濒危或灭绝。下列关于食蚊鱼入侵引起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种群年龄结构将发生改变 B.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C.水体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数量减少 D.水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改变 4.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 B.据第14年的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后续种群数量将下降 C.白头鹎种群在第6年的种内竞争比第10年的更加缓和 D.据表格数据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在第16年刚好达K值 5.(2024·杭州高二检测)玉米蚜虫体型小,多群集在心叶,刺吸玉米的汁液,是一种有害生物,每年5~8月危害严重,如遇干旱、旬降雨量低于20 mm,危害会更加严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不宜使用标志重捕法 B.气候导致蚜虫数量发生变化属周期性波动 C.我国常利用天敌七星瓢虫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 D.农业专家可根据当地气象数据进行虫害预测 6.某森林中,高密度的某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幼虫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时,种内斗争最小 B.食物是引起该昆虫幼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外源性因素 C.该昆虫幼虫与落叶松处于同一捕食食物链中的不同环节 D.该昆虫幼虫环境容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落叶松的松针长度 7.(2024·宁波高二调研)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群落内两个生态位很接近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食性、不同的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B.群落内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剧不利于环境资源的利用 C.发生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之间的竞争会导致重叠程度降低 D.生态位的分化会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 8.(2024·台州高二期末)经过多年努力,榆林地区的林木覆盖率提高到了34.8%,使毛乌素沙漠80%成为了绿洲,被网友称为“塞上江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