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93039
24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9034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词曲
,
五首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课件
,
25张
,
PPT
(
课件网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导入新课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都城在临安(今杭州),版图主要在东南方,是与西夏、金朝和大理并存的政权。南宋经济虽发达,但军事实力软弱,面对金国、西夏的侵扰,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奉行投降路线,无意收复中原。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辛弃疾气壮山河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能够有韵味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学习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之志。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tuō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辛弃疾20岁时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镇江下临长江,形势险峻,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关于北固亭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mò]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感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理解诗词大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上片写景: 理解诗词大意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下片怀古: 诗句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真可惊天地,泣鬼神。 一问 诗句赏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从炼字角度赏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 句中的“望”和“满”两字用得及其传神, “望”是动词,因词人身在高处,且所关注的是中原广袤的失地,所以只有用“望”字才能准确地表现他的阔大胸襟和豪迈气概; “满”是形容词,意为“全部充实;到达容量的极点” ,它既交代了“望”的结果,有与作者心之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揭开了词人胸中的郁积,使其不禁兴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