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047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151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
  • cover
(课件网) 学习扩写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扩写:明确扩写不但要忠于原文,而且要围绕原文中心选择合适的扩写点。(重点) 2.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如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等在扩写时有不同的要求。(重点) 3.根据要求进行扩写训练,能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难点) 扩 写 1.什么扩写 扩写就是将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 写作指导 扩写的基本要求: 要准确理解、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要注意情节发展合乎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扩写前后人称不变:扩写前后主题不变。在此基础上放开思路,发散思维大胆创造,要为原文“添砖加瓦”,进而“增光添彩”。 1.扩写,首先要忠于原文。 写作指导 2.扩写,还要找准扩写点,抓住重点扩写。 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安排好扩写的主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写作指导 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的重点不同 不同体裁文章 记叙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 补充情节和细节,增加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 说明性文章 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 进一步补充论据,阐述观点。 忠于原文的观点。 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丰富对说明对象的介绍。 议论性文章 写作指导 3.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 扩写时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 避免枝大于干。 写作指导 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0字。 写作指导 文题一: 诗歌是一种最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围绕作文题中展示的诗歌的三个特点搜集写作素材,并从所学诗歌中找出例子加以分析。 可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为例,分析诗歌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的特点:可用《断章》和《风雨吟》为例,分析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可用《月夜》为例,分析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因为题目要求不少于300字,所以我们可以在列写提纲基础上进行写作,力求做到表述准确,举例具体,语言简练。 思路点拨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 范文点评 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诗人构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二是语言凝练。《断章》一诗只有四行,三十四个字,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风雨吟》中“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卷”和“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 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月夜》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范文点评 点评: 这篇扩写文针对诗歌的三个特点分别从第一单元诗歌中找了例子进行具体阐述。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集中。 范文点评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遮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闹粽子打那个人,驱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文体展示 文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