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训练目标 5 守株待兔 第1课时 第2课时 掩耳盗铃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语文百宝箱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的 意思。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 宋 人 有 耕 者。田 中 有 株。兔 走 触株,折 颈 而 死。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冀 复 得 兔。兔 不 可 复 得,而 身 为 宋 国 笑。 sònɡ ɡēnɡ shì jì wéi 表被动 初读课文 耕 宋 释 冀 小兔拔萝卜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shǒu zhū dài sònɡ ɡēnɡ chù jǐnɡ shì qí 初读课文 我会写 注意笔画穿插避让 注意横画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ɡēnɡ 左右 耒 耕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釆”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 “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shì 左右 釆 释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qí 上下 八 其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株 树桩。 走 跑。 初读课文 走 古代汉语:奔跑。 现代汉语:行走。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因 于是。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 希望。 释 放下。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品读课文 兔子“折颈而死”后农夫会想些什么? 农夫可能会想:明天一定还会有兔子 “折颈而死”,我就在这里等着吧。如果我天天都能白捡一只兔子,那还辛辛苦苦地种地干什么呢? 希望天天都捡到兔子的侥幸心理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因释其耒而守株”说的是谁?这样做的结 果是什么? 这句话说的是农夫。他这样做的结果 是再也没有得到兔子,他自己反倒被宋国 人耻笑。 品读课文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他究竟错在哪儿?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农夫错在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品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故事的理解。 如,偶尔一次买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再如,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释其耒而守株 结果:身为宋国笑 妄想不劳而获 结果一无所获 结构梳理 本文写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 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 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 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