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4400

6《千人糕》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14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千人糕,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教学设计:《千人糕》 课时:2课时 教材版本:统编版 一、四维核心素养目标 1. 文化自信 通过了解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2. 语言运用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和角色扮演,理解千人糕背后劳动分工和合作的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审美创造 通过观察千人糕的外观,感受食物的美感。 鼓励学生用绘画或语言表达对千人糕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千人糕”背后劳动分工和合作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感悟“千人糕”背后蕴含的劳动精神和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千人糕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等)。 准备一块真实的千人糕(或类似的糕点)。 角色扮演道具(如农民、磨坊工人、烤糕师傅、送货员、售货员的头饰)。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朗读课文。 准备一张自己最喜欢的食品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块特别的糕点(出示千人糕),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糕点的外观。) 2. 教师: 这块糕点叫“千人糕”,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千人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千人糕) (二)新授(25分钟) 1. 初读课文,识字正音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注意字音。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糕、特、应、该、能、桌、布、椅、或、许、就、便”),学生认读。 教师:谁能用这些字组词?(学生组词,教师点评。) 2.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千人糕是怎么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千人糕是通过许多人的劳动和合作完成的,比如种稻子、磨粉、烤制等。 教师:你们觉得千人糕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千人”象征着许多人的劳动。) 3. 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教师:我们来玩一个“千人糕制作”的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分配角色(农民、磨坊工人、烤糕师傅、送货员、售货员等),学生模拟制作和运输千人糕的过程。 教师: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练习(10分钟) 1. 识字巩固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答组词。 2. 朗读练习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 填空练习 教师出示填空题:千人糕是通过()、()、()等许多人的劳动完成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 (四)小结(5分钟)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千人糕》,知道了千人糕背后有许多人的劳动和合作。 教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你学到的知识,告诉他们千人糕的特别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人糕》,谁能说说千人糕是怎么来的? (学生回忆并回答,教师点评。) 2. 教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理解千人糕背后蕴含的道理。 (二)新授(20分钟) 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哪些人参与了千人糕的制作? 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句。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农民种稻子、磨坊工人磨粉、烤糕师傅烤制、送货员运输、售货员售卖。 教师: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劳动,我们能吃到千人糕吗?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教师:除了千人糕,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许多人合作完成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举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