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9489

10.读《堂吉诃德》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28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堂吉诃德,教学设计
  • cover
10.读《堂吉诃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2.品味独具风格、韵味十足的语言。 2学情分析 1.初中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有限,对《堂吉诃德》不熟悉,所以教学本文前应先介绍《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还应介绍海涅和钱钟书; 2.授课前对《堂吉诃德》的介绍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3.这篇文章是外国经典作品,译文的风格初中生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有些别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难点:品味独具风格,韵味十足的语言。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刚刚懂事并稍通文字后,读的第一部书或第一个故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颇能识字以后,读的第一部书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作的《堂吉诃德》。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一篇文章,就是诗人写自己在不同时期读此书的感受。 活动2【讲授】补充介绍 1、学生介绍《堂吉诃德》与塞万提斯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堂吉诃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3、教师特别强调作者写此书的主旨是为了批判和终结当时盛行的骑士文学,堂吉诃德是作为一个讽刺对象来描写的。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秾丽(nóng)啜泣(chuò)长髯(rán)蹩脚(bié) 阴霾(mái)飘忽(piāo)倾倒(qīng)稚嫩(zhì) 攀附(pān) 2、画一画:找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设法解决。 3、想一想:课文每一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 第一段:描述自己童年时期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段:复述书中银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的情景,书写同情之情。 第三段:补充指出银月骑士是个剃头匠(实则是一位大学生)。 第四段:对初次读《堂吉诃德》的回味,以及后来对堂吉诃德的态度。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分小组学习,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1、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2、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在哪些年龄阶段读此书的感受?那时的认识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3、比较一下,作者更珍惜哪个时期的感受? 4、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看待作者对此书的态度? (要懂得尊重孩子们真实的感情,不要轻视自己初读作品的感受,而要珍惜它,作为美好的回忆。) 活动5【练习】品读赏析 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是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所以文章的语言才是这般的俏丽和有韵味。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你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所喜欢的理由。 1、学生品读格式: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这个句子。 2、老师品读:可是,说也奇怪,在人生的程途里,尤其是徘徊歧路的时候,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我后面。 活动6【讲授】小结 儿童时代阅读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一生难以忘怀。所以,这个时期应该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陶冶我们的性情。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2、列出本学期所要读的书目并制定出相应的读书计划。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读《堂吉诃德》 海涅 童年时———英雄 青年时———乏味 快成人时———傻瓜 印象和影响 成人后———依然震惊倾倒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读堂吉诃德》是一篇外国作品,同学们读起来不太适应,所以讲课时把理解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把品味语言作为教学难点。并设计一些问题降低难度,从课堂反映来看,效果较好。另外我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点燃同学们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并且设计了目标明确的习题,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美中不足,课堂提问太多,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以后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