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知识排查 一、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水、_____、_____、_____、生长因子等,作为碳源的物质可为有机物,也可为无机碳,如CO2。 2.培养基的理化特性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需满足目标微生物的代谢需求,同时需要提供适当的pH。“细菌喜荤,霉菌喜素”,细菌培养基中要含有较高的有机氮,常用_____和酵母提取物等配制,霉菌培养基一般用_____加无机物配制;细菌通常要求在_____的环境中生长,霉菌要求在_____的环境中生长。 3.培养基按物理特征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如琼脂),常用于大规模_____某种微生物;固体培养基加入凝固剂,常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平板)、_____(斜面)等。 4.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可以排除非目标微生物的干扰。 5.消灭实验器具和培养基中可能存留的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用高压灭菌法,在微生物实验中常用_____ ℃(1 kg/cm2压力)对实验器具和培养基进行_____ min的灭菌处理。接种环和涂布器灭菌常采用_____灭菌法。 6.较高温度下会分解的物质如尿素,可进行_____除菌,再在超净工作台内添加到培养基中;对含葡萄糖的培养基,可采用适当降低_____、_____以及延长时间(30 min)的高压灭菌方法灭菌。 7.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物理、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灭菌:采用强烈的物理、化学方法,杀灭物体表面以及内部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二、纯净的目标微生物可通过分离和纯化获得 1.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 2.平板划线法:蘸取液体培养物或挑取固体表面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_____划线、扇形划线或多次连续平行划线,在_____能得到单菌落。 3.平板划线法都只用接种环蘸取一次菌液,平板划线操作的第一步是灼烧接种环,这是为了_____;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_____,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_____,以便得到单菌落。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是为了_____ _____。 4.稀释涂布平板法:菌液梯度稀释→取不同稀释度菌液0.1 mL加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器均匀涂布→适当稀释度下得到单菌落。 5.判断液体培养基成功接种酵母菌的依据:与对照组相比,液体培养基由于酵母菌的增殖而变_____,可推断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酵母菌成功。 6.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的公式:每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某一稀释倍数下至少3个培养皿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 7.显微镜计数中,要“先盖片再滴液”。 计数时取样方法:“_____取样”(五个中方格,共计80 个小方格),压线细胞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L=_____ _____。 8.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_____某种化学成分,使得只有某些_____的微生物能够生长,_____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即“选择所需,淘汰不需”。用途:快速筛选出_____或特定细胞。 9.鉴别培养基:“鉴定所需”,其他非目标微生物也可以生长,但目标微生物会发生特征性的变化。 10.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原理: (1)当培养基中只有_____作为氮源时,只有能分泌_____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 (2)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的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可利用_____鉴定尿素分解菌。 (3)菌落周围呈红色,圆形红色区域越大,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越_____。 11.培养未接种的培养基目的是检查培养基制备是否合格;全营养培养基接种目的是检测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 三、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多样的生物产品 1.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原理: (1)果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