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118

第一章 重点突破练(一)(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476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生物技术,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课件网) 重点突破练(一) 第一章 发酵工程 <<< 题组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1.下列有关多次连续平行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需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蘸取菌种后需要马上塞  上棉塞 C.培养皿皿盖打开后将蘸有菌液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  平行线即可 D.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点训练 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要灼烧灭菌,A错误; 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后需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 将蘸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末端开始向第二区域内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后面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域的划线与第一区域的划线相连,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中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在使用涂布器接种时,应将涂布器浸泡在75%的酒精中,接种前将表面  残留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C.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可伸到试管内接触培养基达到冷却目的 D.接种微生物后,应及时在培养皿皿盖上做标记 对点训练 √ 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要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如图是利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获得微生物单菌落的实验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接种过程一般需灼烧接种环5次 B.划线结束即可看到划线末端出现不连续单菌落 C.如果培养的是尿素分解菌,可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 D.该接种方法常用来纯化微生物但不能准确计数 对点训练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点训练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每一次划线之前和划线操作结束 后都需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图示中共有4个划线区 域,因此该接种过程一般需灼烧接种环5次,A正确; 划线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在一定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可看到划线末端出现不连续单菌落,B错误; 若培养的是尿素分解菌,因该菌合成的脲酶可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pH升高,酚红指示剂将变红,所以可加入酚红指示剂来鉴定,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点训练 该接种方法可以分离出单菌落,但不能准确计数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点训练 4.黑茶是以肉食为主的中国边疆游牧民族的主要饮品。在一系列微生物的作用下,黑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金黄色颗粒“金花”。研究人员对“金花”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金花”样品中加入蒸馏水制  成样品悬液 B.可根据菌落特征对菌种进行初步鉴定 C.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可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对菌种进行准确鉴定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对点训练 应该向“金花”样品中加入无菌水制成样品悬液,而不能加入蒸馏水,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 A L+ S+ L- S- L+ S- B L- S- L+ S+ L- S+ C L- S+ L+ S+ L- S- D L+ S- L- S- L+ S+ 题组二 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5.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