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132

【单元考点大通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精讲精炼学案 第八章 压强

日期:2025-04-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15625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考点,通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学案 | 物理学科 沪粤版8年物理下册单元考点大通关学案(全国通用) 第八章 压强 目录 学习目标 单元归纳 单元实验总结 典例精讲 对点演练 1.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掌握压强的定义式 ,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压强的单位及换算,明确1Pa的物理含义。 3. 能解释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实际生活中改变压强的技术应用。 4. 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掌握液体压强公式 P=ρgh,并能分析静止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5.知道连通器原理,能用其解释船闸、水位计等装置的工作原理。 6.了解大气压的存在,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现象,理解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7.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解释飞机升力、站台安全线等实际问题。 8.能综合应用压强知识,分析解决固体、液体、气体及流体中的压强相关问题。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 1.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 3.单位:帕斯卡,符号: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2)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改变压力的大小(2)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三.液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 (1)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底面产生压强。 (2)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散开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由于各相邻部分之间的挤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测量仪器:压强计;计算公式:ρ=pgh 3.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原理: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并在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重力、流动性 2.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强的测定 (1)测量出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此实验与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 内水银的多少、玻璃管是否竖直等无关。 (2)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大气压强的变化 (1)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76 cm汞柱产生的压强=1.013x105Pa (2)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海拔2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11 Pa。 (3)与天气、季节变化有关:一般晴天高,雨天低;冬季高,夏季低。 1.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该同学通过观察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图甲、乙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了反映压力的效果在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个概念。 (4)在生活中,公交车上的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这是利用了    来增大压力作用的效果;某桥头上立着20t的限重标示牌,这是利用了    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5)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p丁(选填“>”“<”或“=”)。 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 (1)图示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 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该U形管压强计 (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 ,压强越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两组实验进行比较。 (4)保持乙图中探头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于是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