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69526

1.*家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791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案
    1.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理解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 2、品味句子,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2学情分析 本文的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在八年级时就学习过散文中的记叙和描写,在九年级上学期又学了散文中的抒情和议论,是在此基础上来学习这篇议论性散文的。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感悟和生活经验,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的本质都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本篇课文使学生们对“家”对生活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 2、品味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的句子。 3、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情境导入: 家,它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爱的栖息地,是心灵的驿站,是精神的乐园。它是上学时的那句叮咛;它是下雨时的那把雨伞;它是生病时那句心疼的责怪,耐心的照顾;它是争吵时的互相包容;它是儿女绕膝时会心的一笑;它是那个默契的眼神;它是在外漂泊时父母深深的思念;它是漂泊的游子深深的牵挂……同学们,在你们心中“家”是什么呢? 活动2【活动】预习检测 检查预习: 1、生字识记 袅(niǎo)馨(xīn)屑(xiè)憩(qì)曳(yè) 2、生词 袅袅:本文指烟气回旋上升的样子。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或异常的情况,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平静地对待。 泰然:形容心神安定、不在意的样子。 一应俱全:一切应该有的全有。 温馨:温暖芳香,充满温情。 陶冶:比喻用良好的条件给人的思想、品格、学识等以积极的影响。 黯然失色:形容暗淡无光的样子。或形容内心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本文中的意思取前者。 落叶归根:比喻事物都要有一定的着落和归宿。现多比喻客居异国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土。 3、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听录音,与名家一起赏读课文。思考: 1、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2、家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 “这是永远的岸” 温馨、温暖、永远的牵挂 (二)感悟思考: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听录音,与名家一起赏读课文,思考: 1、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2、家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理解过程) 明确:作者认为“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这是永远的岸”温馨、温暖、永远的牵挂 (二)感悟思考: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一)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细读课文,说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边几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汹涌的波涛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