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20以内的减法 《12减几》 《12减几》这节课是在熟练计算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和11减几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情景图让学生思考岸上有几只鸳鸯,从而引出怎样算12减4。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转化等。通过让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习的“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其中的算理,理解减法和加法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逻辑性。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破十法”将12减几的计算转化为10减几再加剩数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创新意识。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体会12减几的算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12减几的过程。 2.会用计算12减几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重点:会计算12减几的减法。 难点:体会加减法各数之间的关系。 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性子像鸭水里游,样子像鸟天上飞,游玩休息成双对,相亲相爱不分离。(打一动物) 生:鸳鸯。 师:同学们猜对啦!你们见过鸳鸯吗?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它们都生活在哪里? 生1:我知道鸳鸯生活在水里。 生2:我知道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一起的。 生3:我见过公园的湖里有鸳鸯。 师:看来,大家对鸳鸯了解不少,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12减几》就围绕鸳鸯展开,下面今天我们就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 生1:一共有12只鸳鸯。 生2:水里有4只鸳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然后回答。 生:岸上有几只鸳鸯?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特别有价值。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岸上有几只鸳鸯?我们可以试着把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用廓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怎样计算岸上有几只鸳鸯呢? 请同学们试着列出算式。 生:我列的算式是12-4。我是这样想的:一共有12只鸳鸯,减去水里的4只,就能计算出岸上有几只鸳鸯了。 师:这位同学讲得非常清楚!鸳鸯的总只数12只,是由水里的4只和岸上的只数组成的, 求岸上有多少只鸳鸯,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结合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想一想、算一算,探讨12减几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2-4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学习的经验,试着算一算吧。 生1 :我是想加法来算减法,计算12-4等于多少,先想4加多少等于12呢?因为 4+8=12,所以 12-4=8. 师:我们也可以结合刚才的廓线图看一看。水里的4只鸳鸯和岸上的8只鸳鸯合起来是鸳鸯的总只数,4+8=12。从鸳鸯的总只数12只中去掉水中的4只,就是岸上有几只鸳鸯了。所以12-4=8。 生2:我是结合画图来算的,画12个圆代表鸳鸯,去掉4个,还剩8个。所以12-4=8。 生3:我是摆小棒算的:先摆出12根小棒,从一捆小棒中去掉4根,还剩6根,6根再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是8根,所以12-4=8。 师:这位同学先从整捆中减,再把剩下的合起来,这个的方法不错。 师:除了这些方法,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计算12减4吗? 生 :我是用“破十法”算的,把12分成2和10,10减4等于6,6再加2等于8,所以12减4等于 8。 师:这位同学与刚才摆小棒同学的道理一样,都是先从10里面减,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