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827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374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格式
  • cover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第 14 周 课 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改革开放之后的外交成就。 根据2022年新课标设置如下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研读史料,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历史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了解和梳理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外交的重大成就和全方位外交,感受特色外交智慧,知道综合国力强盛是外交的保障,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主动带动他国发展,体现大国和平崛起的责任与担当,增强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格局。 2、难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一系列外交成就,知道中国外交事业日益发展根源在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史料分析指导。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先前学习,他们已经通过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中国走向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基本史实,持续性地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突出成就,这为学生带着发展的眼光,了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了解往昔中国在外交事业上的实践与探索,才能更好理解今日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来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回顾:第16课重要知识点回顾。 教师过渡:以上回顾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涉及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这节课我们将学习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 二、新课讲授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5页课文及展示的资料,认识联合国的由来和联合国的作用。 材料:联合国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1945年,联合国创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教师过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操纵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除在联合国之外的做法不断受到挑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事实》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史实———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教师介绍: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最终投票表决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势回归联合国。 教师过渡并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会引起怎样的反应呢。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材料: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 ———乔冠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