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 题 (教科书版本、章节) 部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课 时 (45)分钟 教材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新时代要不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分两步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本节课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学习我们实现什么样的伟大梦想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梦想 怎样实现伟大梦想 通过本框的学习,深刻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必然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认识到实干才能兴邦,深刻领会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和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的必由之路。 学情分析 通过第四课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新时代的内涵等相关知识。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梦的基础上。明白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是紧密相连的,教育学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 斗。 教学目标 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此标准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指向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议题式、活动型课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政治认同】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体会中国梦的本质、特点和意义。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梦是一致的、达成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了解国家的 发展规划。明白每个人的努力奋斗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接续奋斗是有机统一的。坚信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中国梦”为主线。多角度分析中国梦是什么,采用案例、探究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融为一体。通过实例展示和实例对比、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看问题、立足国家实际,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承担青年使命。 【公共参与】借助中国成就,特别是抗疫胜利、通过畅谈自己的人生规划。将自己的成长与中国梦结合,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阐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坚定实现中国梦的自信。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一致性;将小我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为实现中国梦树立理想目标;承担青年使命。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讲授法 3.讨论法 4.问答法 1.情景教学法:从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讲授法: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 3.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 4.问答法:力求实现认知过程与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方法并重的目标。 教学资源与 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 教材、图片、案例、课件、教学环境、翻页笔 教学手段 教科书、投影仪、幻灯片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教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环节三:总结新课 一、中国梦的本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