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6603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单元测试A卷基础夯实(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48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历史,第六,纲要,中外,高中
  • cover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A卷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种植园制的盛行 B.奴隶贸易的兴盛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掠夺的疯狂 2.下表反映了海地岛的殖民归属的相关变化(部分)。这可用于说明( ) 1 海地岛于1492年为哥伦布所发现,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2 17世纪上半叶,法国势力逐渐渗入海地岛。 3 1697年,根据《立兹维克条约》,海地岛西部归法国所有,称“法属圣多明各”。 A.拉丁美洲各国出现了内忧外患 B.欧美工业革命的影响扩大 C.西方列强对拉美殖民地的争夺 D.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3.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大量投资,控制它们的资源和贸易;法国、德国、美国的经济势力也相继渗入。拉美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依附外国资本,经营单一农作物。这表明拉丁美洲( ) A.独立运动势在必行 B.民族独立任重道远 C.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深受工业革命影响 4.据统计:丹麦于1792年通过政府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美国国会从1794年到1802年通过法律禁止美国公民和船只参与奴隶贸易;自1814年起,英国政府与几乎所有海上大国都缔结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双边条约。最终导致荷兰于1814年、法国于1818年、西班牙于1820年、葡萄牙1836年先后废除了奴隶贸易。这主要是由于( ) A.非洲黑奴的持续斗争 B.人道主义思想的盛行 C.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西班牙政府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上述殖民政策( ) A.优化了殖民地的经济结构 B.加剧拉丁美洲的贫困 C.切断殖民地同欧洲的联系 D.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 6.1907年8月31日,《英俄条约》签订,该协议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独立”,但继续把这个国家划分为俄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伊朗政府实际上所能控制的不过是中央沙漠盆地。这说明( ) A.立宪革命并没有阻止伊朗的殖民化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伊朗问题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 D.伊朗民族民主革命失败 7.一般而言国界线的形成,要么以自然地貌为划分,如山川、河流或者海峡;要么以人文地理为主,如民族、信仰和文化。近代以来非洲国家分界线都比较平直,有的近乎直线。非洲国界线反映的时代印记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列强瓜分世界 D.美苏两极格局 8.如图是漫画《巨人罗得斯》。画面中,罗得斯被描绘成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之上,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 ) A.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英国殖民者侵略非洲的野心 D.列强已经完成对非洲的瓜分 9.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这说明( ) 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 B.世界贫富分化现象加剧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10.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产量达271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墨西哥自己需要石油,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二倍。于是,卡德纳斯总统推行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不久,经济增长率高达83%。之后他引领墨西哥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现代化。由此可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 A.呈现出广泛性特点 B.呈现出深入性特点 C.与国际共运相结合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