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下语文《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古诗苑漫步》,激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素养,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语言运用:声情并茂地朗诵古诗,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围绕所选主题选择恰当的古诗,并能有序、合理地辑录所选古诗,能给本组辑录的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和点评。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点 学习吟诵、绘画、演唱古诗词,积累诗歌中的名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海量诗词的积累与运用 四、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声临其境·诵诗会 活动1:创意朗诵工坊 ①个人秀场:自选古诗配乐朗诵如《春望》(要求标注重音/停连) ②小组挑战:接力朗诵《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等长诗 ③创意展示:古诗手势舞(如《江南可采莲》)、情景剧朗诵(《赠汪伦》《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场景)、表演《石壕吏》片段、唱《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卜算子》等 活动2:“校园好声音”擂台赛 ①设置“最佳台风奖”“最具创意奖”“最美声音奖” ①设计“接龙”“飞花令”攻擂环节(主题:月/花/山等) 第二阶段:含英咀华·品诗轩 活动3:意象、手法解码器 任务卡1: ①分组选择古诗(如《山居秋暝》《天净沙·秋思》),圈出自然意象(明月、松、枯藤等),讨论其营造的意境。 ②根据诗歌意境绘制插画或制作拼贴画,配以诗句解说,展示“诗中有画”的美感。或选意象绘画,如绘制“杨柳-送别”“大雁—思乡”等意象 任务卡2: ①分析《望庐山瀑布》《登飞来峰》(夸张)《望岳》《赤壁》(用典),制作“艺术手法解密卡” ②哲理漂流瓶,学生写下对“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的感悟,随机交换并分享解读。录制1分钟音频,用现代语言讲述诗中哲理故事。 任务卡3: ①为《使至塞上》王维设计九宫格朋友圈 ② 假设杜甫、李白有微信,结合其生平与代表作,设计一条“朋友圈”及好友评论(如李白晒《望天门山》,岑参点赞)。 活动4:跨学科品诗沙龙 音乐组:为《阳关三叠》填古诗新词 美术组:用水墨画表现"大漠孤烟直"意境 历史组:考证《春望》《石壕吏》背后的安史之乱 第三阶段:匠心独运·辑诗册 活动5:专题诗集制作 ①选主题:如边塞风云/四季牧歌/诗酒年华 ②制作:要求包含诗人小传、注释赏析、原创插画 ③成果展示:举办“古籍装帧展”并开通线上投票 活动6:古诗新编创意坊 1.改写《行路难》《卖炭翁》为现代诗歌 2.用Ai制作《游子吟》动画 3.为校园景点创作“当代题壁诗” 五、评价体系 1. 过程性评价:设计“诗词能量卡”记录课堂表现 2. 终结性评价:从内容/创意/合作三维度评估诗集 3. 特色奖励:颁发“意象能手”“手法侦探”“格律达人”“最美声音”等个性奖章 六、拓展延伸 1. 推荐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千古风流人物》 2. 发起“21天诗词晨读打卡计划” 3. 筹备校园传统文化节诗词展演 七、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古诗视为鲜活的文化生命,在“漫步”中收获审美愉悦与精神成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