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752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4617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太原市,山西省,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 一、 语言积累与应用 1.默写(15分) (1) 红旗飘飘把手招。 斯 (2)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4)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 胡不归? 胡为乎泥中? (6) 《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圜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7) 《子衿》中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了女子等待恋人时独自徘徊的句子是: 如 (8)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汹涌澎湃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即 (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 杯 长 苦闷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K A.归省(xing) 戛然(ji6) 撺掇(cuan duo) 窈窕(yotiǎo) B.欺侮(mǔ) 闭塞(sè) 眼眶(kuang) 水中坻(chf) 郑 C.亢奋(kang) 晦暗(hui) 羁绊(j江ban) 好逑(hao) 杯 D.斡旋(w) 幽悄(qiao)锵然(qiang) 水之涘(s1)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解 A. 踊跃蓦然渺远人情事故 蠻 B. 偏僻待慢辐射张灯结彩 C. 束缚磅礴震撼叹为观止 罪 御 D. 家眷严俊燎原垂珠联珑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 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内 蕴厚重的诗性礼赞。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第1页(共6页) 出卷网创建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①能,讲信修②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 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 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注释:①与:同“举”,推举;②修:培养,③分:职分,职守;④归:女子出嫁; ⑥恶:厌恶。 5.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处。(限标两处)(2分)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6分) (1)仿佛若有光 (2)屋舍俨然 (3)阡陌交通 (4)悉如外人 (5)结合语境,分别为【乙】中“不独子①其子②”的两个“子”字选择恰当义项: ①】 ②」 A.你 B.儿子 C.子女 D.用作动词,以...为子 7.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第2页(共6页) 出卷网创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