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静电现象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7分,共84分。 对点题组练 题组一 各种起电方式 1.表面干燥的矿泉水瓶与头发摩擦后,两者都带了电。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及其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2.不带电的金属导体P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Q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原因是( ) P有部分电子转移到Q上 Q有部分电子转移到P上 P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Q上 Q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P上 3.(2024·广东佛山高一月考)用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结果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带正电的小球接触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结果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关于甲、乙两验电器金属箔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都带正电 都带负电 题组二 元电荷 4.元电荷是( ) 质子的带电量 质子 电子 中子 5.(多选)关于电荷量和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子的电量最早是由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 物体所带的电量可以是任意值 物体所带的电量最小值为元电荷,可取e=1.6×10-19C 物体所带的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6.带电微粒所带的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2.4×10-19C -6.4×10-19C -1.6×10-18C 4.0×10-17C 题组三 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感应现象的解释 7.(多选)(2024·荆门市月考)下列关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电荷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 感应起电实质上是创造出了电荷 电荷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 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相互摩擦带电,说明它们电荷的总量增加 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其中A带的电量为Q,B不带电。若将两个小球接触后再分开,A带的电量变为( ) 0 Q 2Q 9.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C是带正电的小球,当其移近导体A后,分开A和B,之后移去C,最终A带上了-1×10-8 C的电荷,下列关于电荷转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从A到B转移了6.25×1010个正电荷 从A到B转移了1.25×1011个正电荷 从B到A转移了6.25×1010个电子 从B到A转移了1.25×1011个电子 综合提升练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用毛皮摩擦过的PVC管靠近一细水流,发现细水流向靠近PVC管的方向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摩擦可以创造更多电荷 下雨天,实验效果会更明显 PVC管所带的电量一定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代替本实验的PVC管,细水流会向远离玻璃棒的方向偏转 11.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闭合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 )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能确定 12.(多选)如图所示为科技馆里一个趣味体验项目的简化图,核心装置为一个金属球,在干燥的空气里,体验者双脚站在绝缘凳上,右手按在金属球上,并远离周围其他物体。一条特殊传送带(图中未画出)给金属球不断地输送电荷,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者的头发便会四处散开,甚至倒立,十分有趣,在此状态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若用左手也去摸金属球,会被电击 若用左手与旁边的观众握手,会被电击 若右手离开金属球,则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 若右手离开金属球而且走下绝缘凳,头发会立刻恢复常态 13.(16分)如图所示,通过调节控制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使其每秒有104个电子到达收集电子的金属瓶,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瓶上带有-8×10-12 C的电量,求: (1)(8分)金属瓶上收集到多少个电子? (2)(8分)实验的时间为多长? 第一节 静电现象 1.B [二者摩擦之前都不带电,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有电子发生转移,故摩擦后二者带异种电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